A的人生難題可能被B認為是人生挑戰。困惑時,想想十年前或二十年前遇到的難題或轉折點和變化,或許就能看到不同的答案…
多數創傷來自社會偏見,而不是來自事件本身
拔子與產子都是劇痛,但罹患創傷症候群的人卻極少,因為世人給予拔牙與產子高度正面的意義,並且相信所有人都能熬過去!所以不是不痛,是意志力是信仰的問題…當你被告知所有人都辦的到…(傳說中的群眾心理,如果99%的人都能辦的到)
觀察發現,令人興奮的好消息,背後是伴隨更多的挑戰,沒有足夠智慧和能力處理好的話,甚至可能變成頭痛點!而看似災難的壞消息(看似災難性的事件),卻可能會使一個人免於陷入更大的麻煩,或格除一個人人生的盲點,或致命性的性格弱點。很多時候,讓人苦惱的問題往往成為人生的跳板,或引領自己走一條更好更正確的道路…,只要你沒有輸給負面情緒,包括憂傷或悲觀…
生活挑戰和生活難題有什麼區別?
當我們設想克服困難後會獲得獎勵時,我們會將任務定義為人生挑戰,人們會為因此對災難性的困難感到樂觀積極,甚至充滿希望。對於那些看不到災難背後隱藏的機會的人,他們可能會質疑上帝的安排,並被負面情緒困住。而偏偏憤怒使人們看不到災難背後的祝福。這充分解釋了「一個人的生活難題可能會被另一個人視為life challenge」。對於那些看不到災難背後的禮物的人,他們可能會沉迷於絕望或不滿。隨著人的擔憂或恐懼或不滿增加,就會傾向於擴大困難。
憤怒,悲傷,悲觀和是導致人們看不見災難背後的祝福或禮物。隨著負面情緒攀升,人們擴大眼裡的困難。當大腦被消極負面情緒圍剿了理性,變更有可能以負面方式來解釋每件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我們都聽過塞翁失馬的故事…人們傾向相信一個好人會擁有美好的生活一個安順的一生,但這是真的嗎?這個錯誤的設定,讓太多人承受不必要的痛苦!人生不是童話故事,而這裡不是天堂,你以為別人的人生輕鬆,往往是因為你跟對方不熟…
磨練&醒悟是綁在一起的
Bible當中的約伯在最憂鬱悲傷無助的時候,連「犯罪、妄評神」的念頭都沒有(1:22)。上蒼容許一些壞事發生在我們身上,目的是讓我們帶出深層的醒悟!約伯經歷災難以前屬於社會眼裡的人生勝利組,他的生活不乏物質享受,但他擺脫不了不安和焦慮。
Suffering/Pain 有它的正面意義和目的
人們世俗眼中的美好與正確的道路和上蒼眼裡的可能並不相同,甚至差距很大!上蒼希望我們透過苦難能夠整頓擊敗自己最大的弱點,並依照天賦完成對世界的責任。
傲慢是7 seven deadly sin之首
對於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一切,我們知道的往往是很片面的很局部的,甚至很多都是聽說。我們可能會誤判任何人。誤判別人低估別人漠視他人的同時,詆毀、造謠、歧視嘲笑排擠與霸凌之間的界線有時候可能很模糊。這就是為什麼Bible 說不要去斷定他人,也不能傲慢的原因(雅各書1:26)。傲慢會讓人看不到很多東西和細節…..當我們很輕易隨意的斷定一個人,可能會讓我們錯失一個值得我們尊重或給予愛的人…
聖經知識包
正直的人和選民(the chosen ones) 也不能免於生活挑戰和試煉。正直的人和選民(the chosen ones) 也會遭遇困難,但克服難題以後,後面是有禮物的,應該是希望我們透過經歷過一些事件後,在心志上更成熟更堅強,不再隨波逐流或為小事焦慮或憤怒,而從眾心理證明活在世上太容易隨波逐流,太難活出自己…而災難性的事件,目的是幫助你我革除自身始終無法克服的性格上的弱點…
上蒼與凡人的想法當然不同
人們傾向將生活中的災難視為上帝的懲罰,因為他們對Bible的了解有限。Bible要我們謹言,便是因為言語有影響生死的力量,而Bible也呼籲我們對所有事件的了解都是局部而片面,所以不可妄加判斷!上蒼見證所有事件的發生,而我們可能會誤判任何人。
世界壞掉的原因
根深蒂固而普及的因果論,默默將世界洗腦塑造成一個譴責歧視弱者或被霸凌者或victim/sufferer 的社會,人們不知不覺傾向於以偏見對待受害者或受苦者,也就是因果論這樣的信仰,消除了人們對他人困境的同情與憐憫,這便是為什麼許多victim/ the bullied 選擇不揭露惡人或加害者,也選擇不訴苦的原因。
因果關係定律是一個廣為接受的觀念。人們都太累了,對許多不合理的主流觀念沒有半點質疑或懷疑!
當人們談到好人的定義,人們想到無限上綱的寬恕與寬容。Bible有提到 人們有常見的7種人性弱點。根據Bible:自律,愛,謙卑,同情心和正面思考是解藥。 聖經和中醫理論都強調悲觀主義和負面思考的破壞性後果。
Dudu:回想上一個難題的結局,或者往後推十年….有句電影台詞,直白卻說得讓我很認同:Sometimes the questions are complicated and the answers are simple.以前喜歡說:「當掉的都會重修」。特別有感的,類似的事件會再次上演。我偶爾的偶爾喜歡回頭看人生一些轉折點,好與壞的轉折,當時對的念頭是什麼,偏執的執著(錯的地方)又是什麼。自己碰到問題的時候,最有用是手寫分析。心頭煩的時候大腦處理問題的能力會下降,筆比腦靠譜啊(笑)。要什麼不要什麼,可以接受什麼不能接受什麼,優先順序,很像老梗,可是不就是這樣。
「而看似災難的壞消息(看似災難性的事件),卻可能會使一個人免於陷入更大的麻煩,或格除一個人人生的盲點,或致命性的性格弱點。很多時候,讓人苦惱的問題往往成為人生的跳板,或引領自己走一條更好更正確的道路…」字字寫進心裡~ 最近很有這樣的感觸!
Tina:很有道理啊,古人也是這麼說的,.「得意莫歡欣,失意莫苦惱。享福不為福,吃苦不為苦。」
人生本來就是不斷的挑戰,成功時不必得意,不順時也不用悲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