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平台:Wise Library 1985
譴責受害者的文化氛圍如何出現?一些刻板印象或暗藏社會偏見的迷思,很可能在你我很小很小可能兩歲四歲那樣幼小的年紀就已經吃進去腦袋中了,你我可能是沒有意識就成功被洗腦!很可怕,卻真實而普遍,自己被洗腦卻沒有感覺!很多錯誤的觀念,就這樣一代傳一代…在長輩或師長的口中或媒體或報章不斷出現…
傾向檢討受害者的文化或現象,必然是惡人最愛的社會體質!因為這可以讓受害者噤聲,永遠都不會有人檢舉揭開誰的惡行,是成功讓受害者閉嘴(讓加害者開心逍遙)的惡質社會氛圍。所以別怪上蒼沒有正義,延遲的正義,往往是一知半解旁觀者檢討責備受害者的結果…
社會充斥責怪受害者和檢討弱者的氛圍這樣的現象,讓受害者或倖存者被邊緣化或消聲(讓犯罪的事實不被揭露,當一個女生公開揭露前任施暴或語言暴力,群眾忠必然會有一個以上譴責她的聲音,即便她是被施暴者)。
備受討論的個案:A女大生在按摩店被性侵:當時女生與男友一起,兩人只隔一條布簾,女孩當下未能即時向男友求救,隔日才報案。有些人不理解受害者的反應或譴責受害者太傻太笨….
我們不禁想問,這些人真的明白自己說了什麼嗎...在不具備上述創傷相關知識的情況下,群眾恣意質疑受害者,責怪、謾罵甚至批評…而無知之口劃下的傷,往往不亞於事件本身…當性侵發生時,人最有可能產生的反應是──凍結…被性侵當下無法做出維護自己安全的正確反應,是受害者極其一般的共通現象…頭腦僵住、肌肉僵硬不動…是當受害者遭受巨大的創傷壓力時,身體最直接的自我保護反應
勵馨基因會 |不了解創傷的群眾與譴責受害者的文化:那些尖銳提問:受害者是否穿得太清涼…是否沒有明確拒絕…而他們並未意識到…言論已讓他們成為性侵加害者的幫兇…因著受害者不符合自己的認知而嚴厲質疑…將性侵事件的責任加諸於受害者身上…造就了一個又一個先被性侵、再被霸凌的犧牲者…對性侵害倖存者不利的社會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