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新書《生死之間》「每個人都不想討論死亡」
柯文哲在演講時自謙過去生活很狹宰,大約有三十年的時間他的生活範圍都侷限在中山南路兩邊!他自白當醫生壓力最大的moment就是走出去跟家屬宣布死亡….像是車禍造成腦死等等….
柯文哲日前受訪談回應自己一直很想把當外科醫生30年,處理過這麼多死亡、生離死別的故事寫下來。直到遇到城邦媒體集團執行長何飛鵬,對方問他有沒有什麼想寫的?「我說有一本一直很想寫但是沒有寫的,就是總結我當外科醫生30年,特別是重症外科醫生的一些經驗。」
Taipei Mayor Ko Wen-je found a new political party
Taipei Mayor Ko Wen-j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for Taiwan
創立台灣民眾黨後,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新書《生死之間︰柯文哲從醫療現場到政治戰場的修練》已在網路書店博客和實體書店上架!內容將分兩部分,包括第一部「那些病患教我的生命意義與價值」講述在台大醫院任職時看過患者生老病死的真實故事及啟發;第二部「是非之辨︰「科學邏輯」翻轉「政治邏輯」」,講述柯文哲從政後的處事態度。柯文哲說,書名叫做《生死之間》,跟選舉無關,若跟選舉有關,就會寫光榮國家。
▲目錄:旅遊美食|兩性專欄|電視劇電影影集|日英語教學|醫療|人際關係專欄|親子教育專欄
最近一直看選舉的鬧劇, 從中卻悟到一些真理。有人說柯文哲在台北沒有政績,民調是倒數的, 什麼叫做政績?
是哪些 蓋的輝煌建築物,後來成為蚊子館的表象嗎?
看到他把台北 改成海綿城市 ,台北的 的人行道、公園變成類似海綿可以吸取雨水,在地底下可以蓄水, 天氣熱的時候可以調解氣溫, 缺水的時候可以利用。 市場一座一座的在改觀, 然後學校 採用光纖網路拓展智慧教育, 他認為教育和醫療 一定要平等, 這樣 偏遠地區的小孩才能夠翻轉。 這些工程需長程規劃,怎麼可能在短期間4年內,就被看出成果呢?
所以他被訪問的時候說他不在乎那些民調,他感覺整個台北市已經開始在進步起飛了, 如果再做4年, 他說真的可以改變整個台北城市, 我突然想到軍師聯盟裡的司馬懿, 他太太曾經對兒子說:「你爸爸有一份大象無形的韜誨,大風起於青萍之末,厚積才能博發,不要小看微弱的細節。」
政治是落實在生活的每一天。 百姓才不想聽長篇大論,只希望我家前面的水溝污泥能清除乾淨, 不要臭氣滿天、容易積水, 不是這樣嗎?
回想以前念書都是鴨子划水, 一直在努力著, 為了考上好學校 , 放榜那天, 所有辛苦 都值得了。想到前幾天看到的文章「田中耕一諾貝爾傳奇」就是在 講述平凡中逆襲出來的真實的故事,有如平地起驚雷的震撼力, 瞬間 火紅。可是他又沉潛了16年, 2018年2月又再發明「 只需要幾滴血就能提前30年預測阿茲海默症。」
命運 早已準備了「籌碼」支付給那些「堅持」的人, 柯文哲醫生的「堅持」& 他認為為政重要在「耐煩」, 也不是為了討好某些人, 屈服民調, 只 著重是人民最大的福祉,老天是有眼的, 所以世大運的成功逆轉,證明了老天 疼愛哪些不是為了私利,以蒼天老百姓 的福祉為目標理想的人。
感謝台灣有這麼棒的人, 柯p說 他想 改變台灣的政治文化、經濟 企業、財政規律、貪污腐敗, 我深深的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