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期待自己優雅地老去
你心裡理想的晚年生活是什麼?國外醫療費用相對昂貴,所以很多旅外的華僑晚年都會選擇回台灣居住…
長庚養生文化村
構想來自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王永慶探望美國親友時發現養老機構環境不理想,他認為「在家養老」不一定是最完善的,而萌生自己打造養生村的念頭。塑集團創辦的「長庚養生文化村」,占地34公頃,有高達18公頃的戶外活動空間,
退休養護體系的居住環境
養生村與林口長庚醫院結合的健全醫療系統。完善的病例系統,提供不同年紀與身體狀況的長輩不同標準,定期檢查。入住的長輩分成高危險群、亞健康、健康三種,集中醫護資源在最需要照護的長輩身上,以健康分類照護。六十歲的長輩在這裡都算是少年仔!針對三種健康狀況不同的長輩,養生村的護士每隔十二個小時、八個小時、四個小時打電話到房間關心老人家的健康狀態。隨時可以做身體健康檢查!
讓退休生活更有尊嚴,是長庚養生村成立的目標。台大榮譽教授齊邦媛便入住這裡,也是在此完成巨作回憶錄《巨流河》。而養生村現約有600位長輩,55%來自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以軍公教最多!高達45%是美國、加拿大海外歸來的華僑。
長庚養生文化村取名「文化」,目的是鼓勵長輩們培養新的興趣,提供多元的休閒課程與社區式的人際交往。養生村也發現孩子越有成就、兒女不在身邊的長輩通常越孤獨,也更需要關懷。養生村鼓勵長輩們盡量走到戶外,所以提供多種免費的接駁車。養生村每天有免費接駁車往返台北、桃園、中壢與長庚醫院,全年無休。養生村每週四有小農市集能買到龜山小農種的有機蔬果。養生村二樓還有禮拜堂可以做禮拜,也有舉辦課程,像是日語歌謠教唱班。
入住條件:年滿六十歲
- 長庚養生村官網
- 電話:(03)3197200轉3088
- 地址:桃園市龜山區舊路里4鄰長青路2號
- 長庚養生村FB粉絲團
齊邦媛奶奶的人生故事
齊邦媛奶奶有一種國民奶奶的特質,她太可愛太幽默了!她的美好存在給很多人一個理想的範本一個努力看齊的標的!
齊奶奶很可愛很直率,直言不諱直抒己見,她說:我們台灣就是需要人說些真正的話。大家說些客氣話,說到死也不知道真的假的…我從很小就說真話!齊奶奶著實是漂亮的奶奶,氣色比很多年輕人都好,聽她說話肺氣充足,所以她心裡應該是很寧靜沒有什麼讓她感傷的人事物。齊邦媛、林文月回顧百年對望河山之一 談《巨流河》的寫作。她真的是一個幽默的奶奶,太討人喜歡。她說:「因為大概你們都要活到八十歲,聽醫生說,不大容易死的,現在。」她說八十歲以後寫書這五年,是她人生中最快樂最充足的日子。
她自謙歲月不饒人寫的不夠好,但先不論書,我太喜歡這個奶奶了!聽她說話很舒服,很多靈感,啊,像是倒楣的時候也要當一個有骨氣的人…
齊邦媛奶奶的家庭生活
她說「我這一輩子活在愛中,尤其是我父母給我的愛,為了紀念他們,促成我寫成這本書。」她表示書中記錄許多她當年在學術生涯和家庭之間的衝突。
齊邦媛大學畢業 1 年便嫁為人妻、3 個孩子陸續出世。2003 年,先生臥病住院,3 個孩子散居美國、台灣,她處在獨居狀態。一回颱風夜她擔驚受怕,也是那一晚的契機讓她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生活應該要怎麼過。
她一度到美國與兒子一家中生活,但只有半年時光。兒子希望她留下來,但她說「我有我的生活,也知道三代近距離生活的艱難,不希望喜怒哀樂家人都要管。」她堅持住進養生村,她說「這就是我獨立的樣子!」2003 年,八十歲的齊邦媛獨自一人坐taxi到桃園龜山村,司機問她:「兒子呢?」齊邦媛回答:「我才八十歲,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
2005 年齊邦媛住進長庚養生村的廿坪公寓。占地卅 5 甲、706 間的老人公寓中,她是第 17 位住戶。剛入住長庚養生村時,齊邦媛坦言內心「惶然無助」。當時養生村入住率不高還不到兩成,可以交流的同輩們不多。但獨處必然也是創作的最佳環境。 年後,齊邦媛出版傳紀「巨流河」。接著,她出版散文集《一生中的一天」,書中收錄她在養生村寫作「巨流河」的五年日記,記錄她的「新養老觀」。
2019年二月,在台大校長管中閔的見證下,作家齊邦媛25日從印第安那大學校長孟世安(Michael McRobbie)手中領取榮譽博士證書。齊邦媛致詞時表示半世紀前,她為了家庭不得不離開印第安那大學,她說「我悔恨了好多年」。齊邦媛表示在印大的求學經驗讓她對學術的火苗在持續燃燒。
關於老去與生死
齊邦媛不諱言自己一度抱著「等死」的心態,「等也不死,很麻煩,就不等吧。」她透露自己心境轉變,不再等待任何人與事,每日貢獻給讀書與寫作。(編輯:專注,讓時間快轉!)
編輯:慾望太多恐是壞,全然無慾望恐也不好。也許當我們對生命依舊有貪婪和期盼,卻不強求,才能在日常的時光裡流轉出積極與燦爛。
♣齊邦媛《巨流河》書中名言
1.我希望中國的讀書人,無論你讀什麼,能早日養成自己的興趣,一生內心有些倚靠,日久產生沉穩的判斷力。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人,這麼復雜,環環相扣的歷史,再也不要用激情決定國家及個人的命運;我還盼望年輕人能培養一個寬容、悲憫的胸懷。—齊邦媛《巨流河》
司馬儀:寬容、悲憫的胸懷,看似是對別人好,最終其實是對自己好。人都想找依靠,最早想在群體裡找依靠,年紀一到,又在愛情裡婚姻裡找依靠…太多人們往往最後才發現,只要是依附旁人的依靠都是易於動盪的。編輯精選:「世上沒有永恆的陪伴,即便白頭偕老,離開世界的時間還是不同…」
2.災難是無法比較的,對每個受苦的人,他的災難都是最大的。—齊邦媛《巨流河》
司馬儀:可能我聽過看過的故事夠多,我理解自己的悲傷,但也同時看見世界更多更巨大的悲傷與苦痛!如果說把自己的苦視為災難心理不會比較舒坦,只會讓自己成為一個顧影自憐的受災戶,甚至為此抱怨責怪上帝…很多事件當下是很難看出一個結果或定論,可是一段時日以後或多年以後,你可能會釋懷甚至感激那個曾經讓你心痛或悲傷的結果!年紀漸長,我更相信禍福相依這個道理,多數時候都是絕對成立的…所以,面對一般人認定的好消息,我變得淡定而謹慎,而不是像早些年那樣過度興喜…
3.他指揮、安排一切,從未對我抱怨,與我母親和兩個妹妹也相處融洽。這個局勢絕非結婚時所能預見,奠定了我們婚姻中的“革命感情”,我稱它為“穩定基金”的第一筆存款。-齊邦媛《巨流河》
司馬儀:一個良善負責對婚姻盡心的丈夫,確實能給予穩定的感情依賴,一份有效的感情存摺。婚姻不是不靠譜.但要找到一個靠譜的人,同時自己也是靠譜的那個人,非常不容易,也確實需要一份幸運!
潤福生活新象
入住條件:年齡滿50歲(同住之配偶不在此限),無法定傳染病。行動自如,且日常生活能自理。
「永齡養生假期」
鴻海(2317)董事長郭台銘在台灣的養生度假村光是集團旗下永齡健康基金會與The One南園聯手打造「永齡養生假期」
提供睡眠專家X健康諮詢X物理治療X營養師。
More Info
The Nursing Home Industry in Taiwan
Nursing Homes &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Companies In Taiwan
Nursing Homes A Popular Option In Taiwan — ScienceDaily
荷蘭推「跨代屋」
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曾發表一份報告顯示「社交上的隔離與孤獨感會增加老年人的死亡率」。荷蘭早在2016年就出現「跨代屋」,當地老人安養院號召只要當義工陪伴老人, 就提供免費住宿!因此,荷蘭小鎮代芬特爾(Deventer)一家養老院(Humanitas retirement home),院長西普克斯(Gea Sijpkes)提出了交換計畫,只要平常和院內的老人家一起吃飯或聊天,或是教老人家使用電腦或購物,就免費提供宿舍給學生。
計畫內容:每個月學生與院裡的老人一起參與不同的活動至少30小時,就可以換到免費住所。學生在院內可自由行動,和老人聊天、玩遊戲,帶他們去購物,晚上有需要時還會為老人做宵夜點心,唯一規定是學生回家時不可喧嘩以免影響老人家的睡眠。
計畫實施後,院內許多老人開心指數增加,也學到新的東西,像是有的老人學會了上網、發MAIL,用FB關。學生則換到比學校宿舍更大而且相當乾淨整潔的房間!希望台灣未來越來越多「青銀共居」、「銀髮住宅」或「樂齡建築」。
健康醫療
蜂窩性組織炎|消化不良|便祕|胃痛|腦疲勞|蕁麻疹|乾眼症、飛蚊症、 眼睛雷射畏光 |孕婦禁忌(飲食注意事項)|不孕|益生菌 |蛀牙 |膝蓋 |健保 |手術 |補助 |腎臟病|乳癌|塑化劑|肝癌|胃食道逆流| 飛蚊症|自律神經失調|老化|更年期|憂鬱/憂鬱症|白髮|不安(恐慌症)|新冠肺炎|糖尿病治療和飲食 | 血糖 | 血管鈣化 |失眠 | 熬夜(輪夜班)|癌症/抗癌|死亡 |思覺失調症|「耳朵突然聽不見聲音」|健保專欄|付不出醫藥費可以申請…
人際關係專欄
朋友|付出心理學| 霸凌 |厭世|人際關係 |拒絕力|濫好人(迴避衝突.好人包袱)| 內向者 |高敏族|亞斯人.亞斯伯格症|創傷 |自信心|易怒|心理學|原諒 |勵志專欄|心理諮商費用|心理醫生|完美主義
親子關係.親子教育
戀愛.婚姻.恐怖情人
約會專欄|夫婦|愛情|婚姻|兩性專欄|避孕 | 分手|離婚|家事分配|家暴 |分手主題小說|暗戀|曖昧|避嫌|出軌劈腿 |純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