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內心深處其實都有一樣的念頭:不可以犯錯」
志勳提早一小時抵達講堂,他開始低聲複誦昨晚準備的講稿,原來那天是系上學長姊與學弟妹相見歡的日子….終於來到了自我介紹的時間,大家開始一一走上臺做簡單的自我介紹….因為他滿腦子只想著:不能緊張、不能口誤….隨著輪到他進行自我介紹的順序逐漸逼近,他開始掌心冒汗、口乾舌燥,雖然他拿起前方的礦泉水喝下幾口,試圖想要潤潤喉嚨、緩解一下緊張情緒,卻徒勞無功….
有別於昨晚獨自練習時的沉著穩重,今天的他,說話嗓音明顯顫抖,甚至害羞得滿臉通紅,就連頸部也紅到發….最後連自己在說什麼都毫無概…..自此之後,他不再出席任何系上的活動,只要聽說要上臺簡報的課也一律不選…
我對志勳的第一印象是:身高一百八十公分,肌膚白皙乾淨,外型俊俏。然而儘管他有著人人稱羨的外表,神情卻依舊焦慮不安….原來他到高中以前都是班上成績優異且容易害羞的學生,但在交友上都還算順利圓滿;沒想到自從上了大學以後….只要站在陌生人面前,就會不由自主地臉紅耳熱、手心冒汗,心臟更是失控狂跳。
所謂社交焦慮,是指在群眾面前經歷過害羞或錯愕的情況後,開始逃避面對各種社交場合….這在韓國很常見,尤其是大學生或二十至三十世代上班族,較容易飽受社交焦慮之苦…..這些人大多有著在人多場合發言時會極度焦慮的症狀,另外,對於和異性相處這件事也會感到非常不自在。
他們的內心深處其實都有一樣的念頭:不可以犯錯。彷彿只要稍有差錯,就會成為眾人笑柄,要是不能完美表現,倒不如不要丟人現眼,甚至內建著自己在眾目睽睽之下一定會出糗的焦慮感,以及「在眾人眼裡我一定是個草包」的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lief),這些感受往往來自於過去曾感受過的羞恥或自卑經驗。
假如在學校遭受過其他同學攻擊自己的外表,或者父母一直不斷強調不可以搞砸成績,抑或是在他人面前犯過致命性的失誤等,那些當下所感受到的情緒沒有被好好處理消化的話,就會繼續停留在潛意識裡….這些人大部分都有很高的自我意識,容易誤以為其他人都在緊盯著自己的一舉一動。這些人真正要做的事情是,將那些非理性信念轉換成理性信念,把折磨自己的自卑感一一挖掘出來仔細察看,然後承認、接納的確不夠完美的自己….
如果在人際關係裡持續感覺不自在或痛苦的話,就必須先從認清內心深處的焦慮究竟是哪一種焦慮開始;比方說,當自己沒有把某件事情做好時,其他人會認為我一無是處的焦慮感,或者害怕被別人批判指責的焦慮感,抑或是擔心被人拒絕、不受任何人喜愛的焦慮感,甚至是只要沒有展現出自己的特點,就會被認為是沒用的人等焦慮感,要先準確釐清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焦慮感來源究竟為何才行。
有句話叫做「不幸的完美主義者」,泛指那些設定了根本不可能達成的高目標,然後不斷努力想達標,沒達標時就會備感自責的人。他們往往有著「與其做半套,不如不要做」的觀念….不論是課業、工作、家事、育兒,對他們來說都是需要完美達成的項目,要是做的不夠好,就會率先當起審判官,對自己進行嚴厲的懲罰,….而且也因為從未承認過自己的不完美,所以會對自己更加嚴苛。在別人面前,這項標準會變得比平時更高,因為他們會要求表現要能符合別人的期待、獲得他人的認可,才能承認自己的存在價值。
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需要的是一種信念──「就算不完美,我也依然是個不錯的人」。這樣的信念不會在一夕間突然迸出,而是要透過如同一面鏡子般的存在(諮商師或者身邊別具意義的他人)來確立自我意象,而這面鏡子是要能在他們犯錯、不完美時,依舊能表示沒關係,包容他們、並且鼓勵他們的人。
※ 本文摘要出自書籍《適當的距離》,原書名:적당한 거리
作者: 金素媛 김소원
人際關係書籍 | 新樂園 | 2019/9/4出版
For people with perfectionism, they don’t allow themselves to make mistakes. Either making errors in public or in private is scary for them. They tend to disappoint at their own performance if they can’t make things perfect in details. Usually, people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 suffers from the fear of negative judgment.
Adaptive perfectionism strives for reasonable and realistic standards, whereas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strives for excessive-high standard. Thus, people with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feel stressful, hyper-vigilant and exhausting in social gatherings because they try to assure they won’t make any mistakes in public. Consequently, they fail to absorbed or enjoy conversations in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fail to spontaneous responses too. By doing so, they fail to build authentic or deep connections with others. People with adaptive perfectionism is keenly aware of their strength and weakness, whereas people with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focus on their imperfections and ignore their strength subconsciously or not. Everyone has deficiencies. We are deserved to be loved with imperfections.
▲目錄:旅遊美食|兩性專欄|電視劇電影影集|日英語教學|醫療|音樂|居家布置髮型穿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