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熱鬧更想一個人
梁朝偉也是這樣的,他甚至偏好一個人出海…看過他的專訪,他提到不想被問到家裡的事(可能又無法不被問到),可能是這樣他就開始更喜歡一個人更習慣一個人甚至更享受一個人…(屢屢被問到不想回憶或不想討論的事,應該是很煩人的吧)
Netflix推薦電影Film, the Edge of Seventeen
中文被翻譯成《 最佳閨蜜》,單單預告就非常有內容,很好看。大大推薦給所有人。
編輯:高敏感的人心思細膩,雖然相對不容易說錯話不容易得罪他人,但人際關係辛苦的地方是因為過度小心翼翼,過度害怕說錯話所以使用太多沉默…內向者或害羞者,通常都是很害怕給別人添麻煩的那種,你一輩子幾乎很難或不太可能碰到對方跟你求救或請你幫忙,如果開口了,很可能是屬於急診的等級…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林朝誠主治醫師列舉以下問題自我檢測:
(1) 我最害怕當眾出糗或看起來很笨拙的樣子
0.沒有 1.輕度 2.中度 3.重度 4.極度
(2) 因為害怕自己會尷尬、出糗而避免做一些事或與人說話
0.沒有 1.輕度 2.中度 3.重度 4.極度
(3) 我會避免參加那些會讓我成為注意焦點的活動
0.沒有 1.輕度 2.中度 3.重度 4.極度
→如果超過 6 分,只是表示得到社交焦慮症的機率較高...
司馬儀:社交焦慮=為什麼看起來很像是偶包症候群?全部都和怕尷尬和出糗有關?
如果你恐懼和長輩親戚或任何不熟的人相處:想像你一定可以從對方身上學到東西(或你有責任分享你覺得很重要的知識),有這個意識以後,人際關係的恐懼或排斥感會降低…
觀察身邊熱愛社交的人
S是無法不社交的人,S自己說的,讓S待在家裡不去外面社交她會痛苦,即便家裡有伴,而S的伴不像她熱中社交…和她S相處的經驗不多,但S喜歡提幸運,喜歡強調自己幸運,S雖然會主動分享重大就醫的經驗,但也有不願意提的事(像是S想當幼稚園老師,又為什麼最後沒有成為幼稚園老師,S好像完全無法陳述這一段,一句話都沒辦法,可能有真正憋屈的事)…S的父母和旅遊經驗應該是她的驕傲,所以她總是在說這些…認真強調工作是大公司(雖然我沒聽過),但又強調工作內容辛苦想換工作,強調工作很好可以啊,但永遠讓長輩請客這一點(XD)
M應該是我眼裡超級擅長社交的人,找話題對M來說完全不是問題…可是可能我是編劇基因記性太好,發現了M口是心非或者報喜不報憂的特質(都浮誇強調好的那一面,是可以理解)。但是,M喜歡追捧自己又同時樂愛貶低他人(對他人遭遇缺乏同理心)這一點讓我很難繼續跟M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