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e Library 1985
體溫偏低的人:虛假的健康感
David Jernigan博士說低體溫永遠不能被視為正常或健康狀況 ……他認為低體溫為病毒和慢性感染創造了一個幸福的家園,並且是退化和細胞逐漸死亡的標誌。
他主張體溫偏低的人會處在一種虛假的健康感,因為健康的人會經歷發燒等過程,但低溫者即便受到感染,身體的免疫系統卻沒有反應。他提到低體溫是21世紀的瘟疫,他也補充:體溫低的人對最理想的藥物和療法都反應微弱。
日本石原結實醫師:「癌細胞怕熱」
他主張人體體溫降至35℃時,正是癌細胞最活躍繁殖的時候,反之,當體溫達到39.6℃以上時,癌細胞就會全部死掉。
預防癌症的方法:提高體溫
日本石原結實醫師提出:人體容易罹癌的器官如食道、肺、胃、大腸、直腸、卵巢、子宮都是體溫也比較容易下降的器官,也是比較容易罹癌的器官!他特別提到乳房也是溫度比較低的器官,故乳癌發生率也較高。
司馬儀:中醫主張血液循環好,身體恢復速度快。而情緒和壓力都會影響我們的血液循環。很多人低估了情緒對身體的影響,但醫學已證實好情緒可以降低血糖指數和身體的發炎指數,而壓力會造成胃痛甚至胃潰瘍或頭痛等等。
司馬儀:一般而言,癌症是因為身體長期慢性發炎。牙醫師證實免疫力下降的第一個症狀便是蛀牙率提高<胃食道逆流除了可能引發失眠也會引發蛀牙>,而老人家們普遍牙齒相對較差不是因為老人家們不認真刷牙,而是免疫力太差的緣故。
體溫上升1 度,免疫力提高 5-6 倍
日本石原結實醫師提出:只要體溫上升1 度,免疫力就能提高 5-6 倍。體溫每下降1 度,代謝就會減少約 12%,免疫力也會降低 30%。
司馬儀:多吃蔬菜吃所以重要,是因為蔬菜是鹼性食物,可以讓血液循環較好,而肉是酸性食物,會讓血液循環變差。長期慢性壓力,會造成腎上腺就會分泌腎上腺素,使血管收縮,造成血液循環不良,而變成低溫體質。
情緒對體溫有顯著的影響,體溫也會影響情緒
國外研究發現,低溫容易讓人情緒低落,而提高體溫也確實能減緩憂鬱改善憂鬱!所以壞情緒時洗熱水澡.曬太陽或運動確實會有幫助的。
甲狀腺X自律神經
我們的代謝和體溫由甲狀腺系統決定。 換句話說,正常體溫代表正常的代謝率。低甲狀腺和抑鬱之間存在很強的聯繫。 但一個人即便甲狀腺血液檢查正常,體溫還是可能偏低。
中藥的古籍「生薑能去百邪」,16世紀時,英國爆發黑死病大流行,至少有 1/3的倫敦市民喪命,卻發現平時常吃生薑的人都活了下來,當時的英王亨利八世因此大力提倡多吃生薑,所以英國至今坊間流行薑餅。
# 壓力大和體溫下降
當人們經歷嚴重的情緒壓力時,體溫往往會基於避難模式而降低。但如果人們的體溫長期偏低時,相對容易患上抑鬱症。 惡性循環由此而生。正常溫度可以幫助提升睡眠(品質)或抗癌或抗憂鬱。
日本人偏好喝薑湯、薑母紅茶養身。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海苔、裙帶菜、黑砂糖、黑芝麻、紅豆、胡蘿蔔、菠菜等)以及含鋅較多的食物(生薑、牡蠣、蝦、螃蟹、魷魚、章魚、貝類等)。
愉悅的情緒會促進腦部分泌一種和麻藥類似、稱做β-腦內啡(endorphin)的物質,讓血液循環變順暢、身體變得溫暖。
支持網站最好的方式,是幫忙把文章分享出去。